10月11日,省派驻村办在永州市召开省派驻村帮扶工作队长片区座谈会,18名省派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分别汇报了工作情况。红星云摘录了其中7位的发言,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扶贫工作经验和体会感悟…… 湖南广播电视台驻江华县桐冲口村工作队长云捷(前排左二) 积极发展飞地经济,让产业发展飞出瑶山。湖南广电的驻点村桐冲口村地处瑶山深处,距离县城约4小时车程,人均耕地仅0.13亩。针对桐冲口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从相邻乡镇流转闲置土地,由村集体成立“江华瑶族自治县千年瑶寨种植专业合作社”,将村里户、个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合作社,按照元/人的标准进行补助帮扶,并与收购商签订了1.7元/斤的市场保护价合同,在“基地+农户”模式的带动下,带动了几十户贫困户种植小米椒、小黄姜,解决了近名贫困户就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展小米椒、小黄姜种植近亩,辐射周边多个村庄,并将小米椒经验成功推广到其他省派驻村帮扶工作队。 中国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驻江华县野猪桥村工作队长欧阳志国 通过乡镇招商引资项目,依托农业产业化企业,大力发展果园观光旅游业,并成功承办了江华首届桃花节。一方面是通过土地流转增加农民租金收入,另一方面鼓励贫困户劳务参与增加工资收入。目前,全村种植水蜜桃近千亩,每亩产值在元左右,截至今年9月份,果园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为了抵御农业自然风险,防止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立足行业优势,因村施策,为野猪桥村的千亩桃园量身定做了特色扶贫农业保险水蜜桃保险,并对保费给予相应补贴,免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省民政厅驻江永县勾蓝瑶村工作队长江晓军 发展瑶寨旅游带领村民共奔致富路,围绕旅游进行了重点改造。通过土地流转,把古建筑周围的建筑、土地都用于景区建设,修建瑶寨游客中心、停车场、瑶寨特色大门,完成村里盘王庙、风雨桥、桥头祠堂等古建筑修复,购置服装设备并请专家编排节目,组织举办“赏春花、游瑶寨”及“洗泥节”等民俗文化活动。村民们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小超市、纪念品商店、饭店、民宿纷纷在村里开了起来,村里还成立了民俗表演队,每场每人补贴50元,年末还有补贴余元,实现了“白天做农民,晚上做演员”。至全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村集体增收56万元,旅游产品销售收入万元,年仅国庆黄金周收入便突破50万元。 省工商局驻江永县向光村工作队长杨继根(右一) 夏橙具有反季节销售的特点,每亩纯收入在2万元左右。我们瞄准市场,申请注册向光村果蔬专业合作社,引导91%的贫困户种植夏橙,配套建设村洗果厂,申报注册商标和绿色食品证书,与步步高集团和季丰农业开发公司达成联营协议,并依托乡村驿站和中国社会扶贫网建立了网上销售平台,打造了水果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目前共引导本村种植面积已达亩,流转外村土地超过亩,并辐射邻村村民种植余亩,总计种植面积2多亩,每年产生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 省林业厅驻双牌县廖家村工作队长袁巍 依托省林业厅科技推广总站、省林科院技术支持,开展芦笋、酥脆枣的科技技术推广应用培训。利用省林科院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楠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竹笋繁育栽培技术、林下经济综合开发技术、土壤改良配方施肥技术等,进一步改善了村现有林产业低效、特色经济不全、林下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高标准建设了亩酥脆枣和50亩芦笋示范基地,为村里带来余万的集体经济收入,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强了廖家村的“造血功能”。 湖南女子学院驻双牌县卿家巷村工作队长丁尧(右一) 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和电商扶贫模式与方法,主动走访贫困户,物色村淘合伙人,吸引了在外务工的贫困户卿协豪夫妻回村创业,并成为双牌县第一家正式运营的村淘服务站。同时,依托高校自身资源,成立了学生创业团队,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双向联动把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卖到城里去。目前为止,卿家巷村通过服务站和微平台已经帮助贫困户实现了土鸡0羽、土鸡蛋10万枚、肉牛10余头、草莓葡萄近万斤的销售业绩。 湖南科技学院驻新田县潮水铺村工作队长贺幸福(左一) 潮水铺村毗邻新田县主干道,我们抓住交通优势,针对新田县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的空白,引入私人投资,流转土地近百亩,建设了新田新阳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驾校通过流转村民土地,增加了村民土地流转收入。全村52户参与金融扶贫,通过小额信贷以优先股形式入股新阳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截止6月份,贫困户今年共取得红利12万余元,解决村集体收入5万元。 来源:红星云 编辑:金锐 赞赏 长按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江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