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出土的丝帛地图上,距今年的西汉初期(公元前年),如今江华的河流、村镇就在长沙国的地图上,且为重点标注之军事重镇,亦为“楚通桂岭”之要道。繁华如烟云。两千多年过去,纵使这里是湖南的“省尾”南极点,潇水源头,三省交界处,森林覆盖率达76%,是湖南唯一的瑶族自治县……有着众多不可复制的地理坐标,然边城却在最南端,沉寂已久。却也藉此,保持了几近静止的美。
或许,已是湖南最后一处原味清美。湖湘地理时隔四年再次走进江华,将连续两期,触摸这南关尽处的山水与瑶族风情之美。(年6月21日下午6点,雨中攀登三小时终于到达江华芙蓉山顶,云开雾散,那块字迹磨损得厉害的湘桂粤三省区分界石碑,此刻就在我们脚下。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朱辉峰) “插田要插弯弯田,一插插到妹门前,一来搭道看田水,二来搭道看娇莲。” 香草园。年6月20日的夜晚,我们栖身于这个遍布香草、斑竹、红豆杉的村寨。大瑶山深处的情歌、传说,以及屋外最终流入潇水与湘江的云水河,都让人心旌微微摇曳。(6月21日下午,三个小时找到湘桂粤三省交界石碑。) 潇水源 江华条溪流中的条汇入潇水,2条入珠江 年6月24日,在永州零陵区,眺望洪水中的萍岛,突然意识到,自6月19日始,采访车无意间其实是一直沿潇水上溯,回旋,再折返的。自潇水与湘江汇合处始,国道与潇水若即若离,一路蜿蜒穿过双牌、道县抵达江华深处。地图上查看完成的行程,所至之处,大多僻远,无意中大限量地接近着各个源头。多日所见,无数的一、二、三、四级支流不断汇合,或知晓名字,或无名溪流,正是它们,最终形成潇水之源细细密密的水网。 6月23日,我们登临江华县治所在地沱江镇豸山寺凌云塔,俯瞰脚下,这个叫鱼塘坡的地方,汇集了两股河流,江华旅游局规划股股长黄勇生临空指点,“东河与西河在此汇合,始称潇水”。一刹那,胸襟阔大而柔和,我终于明白此处为何成为江华游子心中永远的图腾地。 江华全境被一个叫“勾挂岭”的山脉南北向一分为二,隔成岭东、岭西,也隔成东河、西河。东边山区的东河,即冯河,西河则是岭西丘陵地带的沱江,比冯河小。据《江华县志》,江华境内大小溪河条,只有靖边河与白沙河流入珠江,其他条均汇入冯河与沱江,成为潇水的源头之水。 我们自沱江镇,沿冯河走。在11公里处的雾江乡,穿过长长铁索桥,在渡口乘船溯河而上。“汉武帝元鼎六年,置冯乘县,因县内有冯水而得名”,这条至少被叫了多年冯河的河流,曾将两岸据说为全国最优品质的杉木,沿河放木排经潇水、湘江抵达远方。今日木排杳然,因为无数个水电站,倒多出了平湖。例如我们开始坐船的“天河瑶池”涔天河水库,过坪冲、炭厂附近时,山间云雾缠绵也罢,贴着江面涌起的白雾,让我们明了此地为何叫“雾江”。这样的江雾,在水口镇往上也惊鸿一瞥地出现,一会儿便没了踪迹。 冯河一直往东,抵达码市镇,复往东北角折去,始叫“大桥河”。其与所公认的潇水源头“蓝山县紫良瑶族乡野猪山南麓的大桥河”吻合,码市镇唐水竹副镇长在地图上指给我看,潇水源头就在江华与蓝山边界处,自码市镇饭滩村过去,所距不远。遗憾的是,连日大雨,冲毁了道路,我们没能成行。 (6月21日,沿县道X,顺麻江北上,会经过多个瑶族村寨,尽头处是一个叫湘江乡的地方。)(香草园里养了一群骡子,专门用来搬运货物,由于水泥路已修到了家门口,用它们的时候也少了。) 香草园 遍生香草的大瑶山深处,典型源头样本 可以确定的是,虽然以“惟远惟长”原则确定的潇水正源在蓝山境内,但江华条溪河,真正集合了最多的源头之水。比如我们所抵达的某条河流的尽头,那个叫香草园组的村民,坚持认为自己是潇水源头。 冯河过贝江镇继续往东,有一个麻江口,此为麻江注入冯河处。从水口镇走县道X沿麻江北上,会抵达一个叫湘江乡的地方,地图上,可看到湘江村、湘江口、湘江岔、湘江崽等名称。在此僻远瑶山,蓦然出现的这条“湘江”,让我们有点恍惚。湘江乡桐冲口村是个安静的瑶寨,涔天河水库若按照扩建计划得以实施,冯河水位将抬升60米,江华老县城水口镇将沉入水底,麻江沿岸小村庄也要与水位较量,桐冲口村则是能幸免于淹没的第一个村庄。 复往北,车从香草口告别麻江,沿一条高山溪涧盘山而上。香草园组,海拔米,是此路的最后一个自然村落,归属湘江乡庙子源村。蜿蜒而下的香草河,香草园组长吴晓源更愿意叫它“云水河”。从云里流下来的河。其源头可上溯到离此三公里的高处,有一面如镜子般的小湖,“水干净得可以随便舀起来就喝”,香草园的人坚持说那便是潇水正源,并在湖边盖了简易的亭廊,极其珍爱。 事实上,再往上走不远处,便是著名的“三分石”。此为宁远、蓝山与江华的界山,是九嶷山脉的第二高峰,海拔米。“九嶷山脉其实大部分在江华”,江华境内的,叫“黄龙山”,最高处.9米,香草园的人叫其“拔贡岭”。从此翻山,“走路去舜帝陵,还可以回来赶得上午饭”。可见之近。这是“沱江到九嶷山朝圣的官道”,香草园往上,零星的古栈道。 在《山海经》海内东经卷十三里,查阅到“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舜葬东南角,即今日潇水之源,这大约是古书籍中唯一认为潇水为湘江之源的记载。未经证实的数据,《湖南自然地理》中“湘江各支流长度比较图”里,以零陵为起点,潇水河比海洋河要长公里,若数据确凿,湘江源头又有新的存疑。一切有待更严谨的证实。 且不管湘江,九嶷山南侧是潇水之源,是肯定的。而发轫于九嶷山某支海拔几近米处的香草河,我们不妨视之为潇水诸多源泉的样本之一。这个有着22户人家的大瑶山深处村落,也符合我们对源头的想象。没有世界杯,微弱的手机信号,水清冽刺骨,树木繁茂,香草与珍贵的红豆杉、斑竹遍布山谷,木屋俨然,狗看着陌生人相当的“淡定”,10匹马的马帮,还在继续着原始岁月的搬运。诸如此类。 而6月20日雨后轰隆的流水,一如千百年来沿山而下,入麻江,注冯河,为潇水。(6月21日上午,香草园附近的一个小村庄,木楼,老人,这样的情形在江华到处可见。) 湘桂粤分界处:此刻,我们都是“湖广总督” 江华山陵众多。界山,是境内水源最远处。除东北部的九嶷山系,还有南面湘桂交界的姑婆山,东南面湘桂粤交界的大龙山。后者是大多江华人语焉不详的所指,年6月21日,我们去大龙山找界碑的路途中,黄勇生股长方察觉不对,看地图应是“芙蓉山”,在码市的正南方。只能返回江华林业采育场码市分场办公室,请园林股股长吴林季一起当向导。 开车原可抵达离界碑最近处,海拔米的理当坪组,然而大雨滂沱,多处塌方,车只能停靠海拔米的河坑采育场(原安马采育场)。 穿过理当坪的梯田、树林、竹林,三小时风雨交加后,终于抵达山脊。罗立章支书指着遥远一黑点说那就是界碑。彼时雨已停,群山云雾升腾,宛如幻境。体力略不支的三位同行者且坐此处看风景,三位向导与我以及摄影记者沿山脊草丛、灌木顶风攀爬。 界碑在海拔.7米的芙蓉山顶偏西边,在1∶地图上,不足5毫米的距离。碎石子路走下去,三条山脉在此交汇。一脚踏三省,一雨流两江。东南边为广东,远远看得见“巾字岭”正修盘山公路,西南边为广西贺州桂岭镇,北边则是湖南的“北坳过山”。 相比三省坡湘、桂、黔界碑,同为年国务院所立,皆为三角形,此处略矮,且侵蚀得厉害,三省字迹模糊。广东资料显示湘、桂、粤交汇所在为“鹰扬关”,此为国务院1号界碑,然我在此界碑上未找到任何编号。而江华姑婆山的湘、桂边境,则为28号界碑。 立于界碑处,视野开阔,晚6点,几乎度的群山与云海,是我们雨中登山最好的馈赠。山风猎猎中巡视三省,曾登上过此处的江华旅游局局长全宏杰形容,“这一刻,你就是湖广总督”。 这又是一块三省联系紧密的区域。三省的牛都自由放在山上,“插完秧就放上去,割谷子冷了就下来”,仅在耳朵上穿环做个记号。这种规矩,大约从理当坪的罗姓人家自嘉庆十三年迁来便开始了。晚上8点半,我们下撤到理当坪,已是黑夜。再往下走的路,8岁的罗韬与姐姐得每天都走,清晨走一个半小时去安马念书,放学后再走两小时回家。 南关尽处多叠嶂。希望这,不是人生的叠嶂。如这里的河流,不停往下,终汇入大海。这里的孩子,也一样,终有宽阔。(灵香草标本图)[名词] 香草,屈原诗歌中的“蕙” 江华湘江乡庙子源村香草园组,海拔米,县道沿麻江北上的最后一个自然村落。 在香草园组的一片林下湿地,我们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香草,约20公分高。党支部书记游建民说,野生的香草基本都在海拔米以上,到八月份可以长差不多1米高。新鲜时其实香味清淡,我后来带回的几枝香草,从渐干时香味初发,愈干愈浓郁,据说八月后的香草香味更浓,且经久不失。 《三长物斋言》中说,“零陵香,即蕙草也,又名薰草”。屈原《楚辞》中,“蕙”一再出现,且“其产湘源者,最盛”。这种当年广泛生长于零陵、曾被当作贡品的零陵香草,如今依然只在香草园这样的地方可寻到,想来也是一种执拗的植物。 中南林科大喻勋林教授介绍,零陵香草学名“灵香草”,在《中国植物志》里查到,其归属报春花科珍珠菜属,开五瓣黄色小花,全草含芳香油0.21%,可做香料,可防虫。比如著名藏书楼宁波天一阁的藏书,就多亏了灵香草。 吴晓源与村民合伙种植了10余亩香草,亩产斤,生香草5元一斤,收入不菲。搜索到中药材天地网年6月5日的消息,“灵香草货源稀少,行情进一步上攀,现该品价格上升为65-70元之间”。 (下山已近8点,支书罗立章(前)和干部们在石头上休息。) [湖南南极] E°,N24° 年,在寻找湖南“四极”的过程中,湖湘地理曾抵达江华河路口镇姑婆山天堂岭,惜因暴雨未能抵达最“南极点”。几个月后,年12月1日下午4点,长沙驴友阿里里、老黄等人在春水源水电站姚站长带领下,在距离河路口镇20多公里的山里找到南极点界碑处,并测定经纬度。这是一块标号国务院“28”的湘桂界碑。这是湖南最南的“南关”。此纬度以南,再无土地属于“潇湘大地”。 江华四日:目前有质感,要去趁早---------------------------------6-:37:15 江华虽然目前无一家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切籍籍无名,但其山水、古村落、瑶族风情皆有质感,要去趁早。 路线 自驾:走长潭西、潭邵、邵永高速至永州下,沿G抵江华县城沱江镇。期间需翻越双牌岭,36公里山路,其余路段平直,沿路绿意葱茏。车程大约6小时。明年江华高速将开通。 火车:年开始,可乘洛湛铁路火车到江华。次,14∶16开,23点到。硬座39,卧铺83。 汽车:汽车南站每天有到江华汽车。12∶50、17∶00、18∶30,票价元,车程约六小时。 Day1大瑶山深处香草园 沱江镇出发,走11公里处雾江乡过渡,经花江、水口镇,沿县道往北,沿麻江至湘江乡,约64公里。从香草口盘山至九嶷山腹地香草园。宿晓源山庄,寨子环境幽雅,流水穿过,四棵千年红豆杉,遍山香草与斑竹。往上3公里可到香草河源头。附近麻江源有两千亩成片斑竹,也可一看。 Day2芙蓉山三省区界碑石 此为驴友线路。除可尝试河路口姑婆山天堂岭“湖南南极点”的穿越,码市镇芙蓉山湘桂粤界山穿越也相当不错。从香草园折回水口镇,沿S经贝江沿冯河至码市镇,可顺道游览李启汉故居与所城遗址。驱车(最好为越野车)经河坑采育场至理当坪组,约1小时。自此爬山,需找当地向导,2-3小时便可到界碑石,一脚踏三省区,豪迈。 除却界碑石意义,码市镇与广东连州交界的大龙山风景则优于芙蓉山。5万亩的原始次森林里,运气好可以看见娃娃鱼,更可遇见珍贵植物篦子三尖杉、黄杉、五针松、鹅掌楸等。宿码市,其号称“小南京”,食宿条件可。 Day3瑶族长鼓舞 从码市沿S,经水口镇、小圩镇,往南折去大圩镇,沿途皆为喀斯特地貌,恍若在桂林,村落、绿色田野,骑行好地方。山深处的文明村,是“过山瑶”,长鼓舞传承地,机缘好的话,可看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老精彩的长鼓舞。沿途路过宝镜村,几百年的老房子,可流连时光。 翻过勾挂岭,至岭西。气候变化莫测,我们翻山时天光多变,摄影师忍不住不停下车拍照。可到涛圩、河路口看平地瑶村落。 Day4沱江 江华已开发的景点大多在县城附近。除盘王殿、豸山寺、凌云塔、阳华岩(石刻)、寒亭暖谷,从沱江镇往东北方向驱车四公里就可抵达的原始次生林古檵木林。可在九龙井吃饭,主人自家磨的豆腐,自家种的豆角、蔬菜,美味。 美食 江华最著名的是瑶族18酿。酿豆腐、酿苦瓜、辣椒酿……皆好吃。“荷叶米粉肉”是必尝,尤其荷叶米粉鹅肉。林区的高山云雾茶,可一尝。(原载年6月29日《潇湘晨报·湖湘地理》) 北京白癜风医院是哪家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