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是什么病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1220/4541461.html
前言

作为双牌本地人,小编虽从未体验过虎爪姜的劳作,但幼年时也曾跟随祖父见识过深山老林中的姜田。其实用“田”来表述并不正确,因为虎爪姜的种植几乎是利用山坡原本的地表,跟种树差不多,只是开垦出许多宽不足半米的小行平面来保证姜的种植,“田”里经常会看到被砍剩下的树桩。从远处看,你只会以为这是片光秃秃的山。在“姜田”上面劳作在城里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高达70度的坡面和狭窄的下脚地很容易诱发他们的恐高症。

这些年网上关于虎爪姜的介绍非常之少,以至于找不出一张像样的照片来。这一方面是虎爪姜大都种植于交通偏远乡村的深山之中,媒体记者能下到村里已算是深入基层了,能上到陡峭的“姜田”里去的少之又少,另一方面也是当地村民及基层乡政府缺乏网络宣传的意识和能力。8月13日,双牌发布推送了《尘封十年的沃土,刀耕火种的传奇——来自双牌虎爪姜的血泪故事》一文,感动了很多人,也让更多人了解了虎爪姜的故事。

——今天,小编从双牌县农业委要来了《关于双牌虎爪姜产业品牌创建的调研报告》,摘要整理发布与大家分享,一方面让大家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虎爪姜,一方面也是告诉大家,双牌县委政府一直在为虎爪姜的出路做努力,这个调研报告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编者注:本文文字素材取自调研报告,但并非调研报告原文,仅作交流之用。

双牌虎爪姜在双牌的种植历史已有千年,据上梧江瑶族乡乡志记载,“自先祖始居,便种生姜”。虎爪姜是双牌除水稻外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农作物。

据传,明未清初,林姓先祖为避战乱从福建汀洲府迁居现上梧江乡林家村。途中因得伤风感冒,四肢无力,而所带干粮已尽,只剩当时出逃时所带的家乡的一块生姜,他便掰了半块进行充饥,吃后精神气爽,病痛全无。后来他来到现居地后,便将所剩的半块生姜种了起来,因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因山区田地只能够种植稻谷用来保口粮,故只能转向山地种植,从而成形了现有的双牌山地虎爪姜。

从外观特性看,虎爪姜也与福建金姜相似。其外形似虎爪,金亮饱满,故名。该品种抗虫抗病性强、耐旱、产量高、耐储藏、耐运输;口味香辣浓郁,品质优良,属药食两用型。品质以上梧江林家、进宝、罗家、高枧、北源等村为最佳。

双牌虎爪姜是典型的富硒农产品,其富含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常见营养素,还含有丰富的植物抗菌素、姜油酮、抑制胆固醇吸收的挥发油和抗氧化作用的姜辣素等特殊成分。其有效成分含量高,药用和保健的价值大。

调研组查阅了大量资料,高山林地种植生姜、20年一轮回的生产模式只有双牌一个地方有。得益于独一无二的品种特性及林隙间作的种植方式,双牌虎爪姜无论从食品安全角度、营养保健价值、菜肴配料、商品外观等方面均首屈一指。

、年,山东生姜受毒姜影响,种植面积聚减,而双牌虎爪姜以其优良的品质迅速抢占市场,价格飊升,从2.4元/公斤涨到23元/公斤,种植面积也从1万多亩增加到3万多亩。但随着消费者对山东毒姜产生的阴影消失,山东生姜种植面积年大幅增加。造成了生姜价格大跌,产品严重滞销。

据统计,双牌县年生姜种植总面积约3万亩,产量约万公斤。其中上梧江乡种植总面积1.2万亩,产量万公斤;江村镇种植0.6万亩,产量万公斤;塘底乡种植0.4万亩,产量万公斤;尚仁里种植0.25万亩,产量万公斤;永江种植0.2万亩,产量万公斤;何家洞、麻江、泷泊等其他乡镇种植面积共约0.35万亩,产量万公斤。其中林地种植的生姜约2.5万亩,产量约万公斤;田地种植生姜约0.5万亩,产量约万公斤。年收获的生姜到目前仅销售万公斤左右,占总产量的38.9%。

究其原因,双牌虎爪姜虽然品质优良,但没有成形品牌,而生产1亩虎爪姜的成本是山东生姜的五倍。如果以普通农产品与其竞争,只能“黄金卖成白菜价”、“茅台卖成二锅头”。再则销售模式单一,除少数青年创业者开办网店,大部分姜农都是将生姜窖储到3月份后被动地等待姜贩收购。可笑的是,双牌本地超市上架销售的生姜都是山东大黄姜,品质无法与虎爪姜相比,问其原因,销售员说双牌虎爪姜没有注册商标,没有三品一标的认定,就是品质再好也不能在超市上架销售。

调研组参观学习了江永“三香”品牌创建的过程,也查阅了山东胶州市大白菜品牌建设之路的有关资料,总结了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内容。

1、历届领导重视,品牌意识高,创建品牌早。

江永县在年成立了“三香”品牌创建领导小组,年完成了“三香”农产品的绿色产品认证和原产地认证。并对“三香”农产品进行了“三统一”即统一品牌,统一品质,统一包装。为保护“三香”品牌和鼓励电商开发,还相继出台了系列为三香品牌创建保驾护航的文件和一系列优惠政策。山东胶州大白菜年开始了品牌创建之路;年成立了胶州大白菜协会;年,注册原产地证明商标,同年评选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并具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的生产资质。建立了“生产基地认证制、产品质量塑源制”的质量管理体制。

2、标准化种植。

胶州市和江永县政府部门、企业、种植户多方协作,努力推行标准化种植。胶州市大白菜协会整合了种子研制单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企、种植户等生产销售资源,优化、整合了从育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成形了品牌建设的合力,从选择基地、育种、栽培到包装销售等一系列环节都由大白菜协会负责。生产基地严格按照标准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为规范生产两地分别制定了《胶州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和《江永县“三香”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3、积极进行品牌宣传。

胶州市政府每年财政拿出多万元,组织大白菜协会和相关企业参加各类展会,主动走出去扩大品牌影响。每年举办大白菜节、烹饪比比赛和趣味比赛大力宣传大白菜品牌。江永县在中央7台、中央4台、湖南农产品频道等权威媒体制作了“三香”品牌专题片进行宣传。利用电商平台在淘宝网络、天猫网络、农业智慧网络、云平台网络等十多个网络进行宣传和销售。

4、政府加大力度扶持。

两地政府都加大了对农产品品牌扶持、管理力度。出台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胶州市为优势大白菜加工企业提供了无息货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投入万建立了大白菜快速检测中心,构建了大白菜快速检测体系。投入万组织协会、企业参加各类会展。江永县为鼓励“三香”农产品电商产品开发还出台了〈财政扶持政策〉、〈税收扶持政策〉、〈收费优惠政策〉、〈用地优先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江永县政府从年起连续三年,县财政每年设立0万元作为电商产品的开发专项资金。

最后,调研报告从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品牌意识、制定质量标准、推行标准化种植、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paizx.com/spxqh/80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