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牌县 >故乡的小溪
时间:2018/10/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人可七日不食,不可一日无水。人们习惯于在临水的地方安居,或江或海,或湖或溪。“你是哪凼的?”这是双牌县本地一句常见方言,意思是“你住在什么地方”。“凼”的意思从字形上很好理解,意为有一点水的凹槽。方言中,透露了朴素的生活哲学——能住的地方,必然是有水的。

对于山民来说,选择一处傍溪的地方安家,是必然的选择。双牌虽只有潇水一条大河,但汇集这条大河的溪流小河却数不胜数,双牌的山野民居便点缀在这些溪流小河之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上世纪90年代,孩子们的生活并不优渥。母亲煎一个鸡蛋,兄弟俩要分着吃;想吃冰棒,也是要冒着风险趁父亲熟睡的时候偷上一些零钱;有电视的家庭都是富人(万元户),即使有也没有看不玩的动画片。吃的,玩的,都匮乏,怎么办?没关系,这些老家门口的小溪都可以满足。

暑假一到,孩子们就成了老家小溪里的霸王。太阳一出山,小伙伴们便整装出发,竹篓、撮箕、月锄、钉耙,溪捕四宝,一件都不能少。

夏天的溪水温润而清澈,位浅而徐缓,也是溪鱼最繁盛的时期。

孩子们捕溪鱼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赶鱼和捡鱼。对于水浅而窄的溪段,将撮箕守在溪流的下游,两边用细沙石垒好,然后覆盖上石头和杂草,伪造一个可以躲避的“洞穴”。接下来,只需要将鱼往“洞穴”里赶就是了——这便是赶鱼。对于水深而宽的溪段,赶鱼就不怎么灵了,孩子们用的是王霸之法:用月锄和钉耙在捕鱼区的上游人为的制造一条拦水坝,将水引到旁边去,半条溪放干,接下来,捡就是了。当然,鱼捡完后,孩子们会记得将水坝捣毁,将溪流恢复原样。

对于一些笨鱼,比如铲子粑粑(爬岩鳅),完全用手捉就行了。铲子粑粑喜欢趴在石头上面,也不够警觉,你缓缓的用手将石头移出水面,它也就跟着出来了。这种鱼的心灵非常的脆弱,将它跟螃蟹放在一个水桶里,它一定会在回家之前被吓死。

溪鱼的种类繁多,个头都不大,常见的有爬岩鳅、麦穗鱼、珠鱼、虾虎鱼、光唇鱼、黄刺丁、七星鱼、塘鲺、塘鳢。对于那些不易捕获、相貌不凡、骨骼惊奇的溪鱼,孩子们是舍不得吃的,他们会将这些鱼挑选出来,带回去养在水缸里供自己玩耍。

最常见的爬岩鳅(铲子粑粑)、虾虎鱼(狗婆鱼)、光唇鱼(石牙婆)

其实小溪里可以渔获的不仅有鱼,还有青虾、螃蟹、油蛙,当然也有讨厌的各种不知名的小虫,还有水蛇。

小溪里的螃蟹有很多,这种个头偏小的山螃蟹皮糙肉少,以至于孩子们都不愿意吃它,而是将它作为玩具。这种凶残的挥舞着双钳的动物能很好的激起孩子们的挑逗欲望,用手按住它的背壳拿起,看着它张牙舞爪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有一种莫名的快感。当然总会有失手的时候,有力的钳子夹到指头,那也是相当的肉痛。玩罢了,将螃蟹钳子拆下,放入口中,一股淡淡的鲜咸味道。

最让人兴奋的是抓油蛙,这家伙拥有极佳的保护色,动作敏捷,出镜率也不高。每每眼尖的小伙伴发现了油蛙,都会使出洪荒之力去捉它,一旦捕获,意味着午餐又上了一个档次,为了不让它跑掉,往往会折断其双腿,现在想想也是蛮残忍的。

螃蟹和油蛙

除了捕鱼,在小溪里砌澡堂子洗澡也是孩子们必玩的项目。用石头在溪的下游拦起坝来,再将坝中的大小石头悉数捡出,几个小伙伴们分工合作,很快一个活水澡堂就大功告成了。洗澡的时候,孩子们会玩憋气游戏,看谁在水中憋气的时间长,大部分的孩子在水下憋个2分钟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洗完澡后,一路打闹着回到家中,孩子们将混杂了各色鱼类、螃蟹和油蛙的渔获交给大人。大人将渔获简单的处理一下,用盐腌制,拌上辣椒、酸豆角之类炒出,孩子们就有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小溪给了我童年大半的快乐,直到年,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水毁了我的老家,也对小溪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种破坏持续了好些年才恢复,然而那时的我已经长大,再也没有机会和当年的小伙伴们去溪里捕鱼了。

十多年后,我对小溪有了莫名的思念,带着孩子回到故乡,小溪依旧清澈,却很难再看到鱼的身影,曾经满地跑的螃蟹也不见了踪影。老人们告诉我,近几年,村民们满溪里跑,用电瓶打鱼,做了断子绝孙的事情,所以鱼越来越少了。

在那个夏天,我顶着烈日,用了一天的时间,独自在小溪砌了一个澡堂子,义无返顾的把背晒伤。

鸿烨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paizx.com/spxqh/45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