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脱贫路,浓浓民生情,年全市脱贫攻坚路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据统计,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个、贫困人口68.47万人,均占全省的10%,排全省第四位。年至年,全市共减少贫困人口36.74万人,贫困村脱贫出列个,贫困发生率从13.5%下降至6.3%。经市级初审,今年全市上报减贫17.万人,占年初计划13.5万人的.66%,贫困发生率下降3个百分点,由6.3%下降到3.3%,贫困村出列个,超过年初出列计划68个,宁远、双牌、江永3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摘帽。 这些数字的变化背后,是我市脱贫攻坚取得的闪亮成绩,也是全市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拔穷根摘贫帽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采取超常规举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三走访三签字”、产业扶贫、小额信贷、“互联网+”社会扶贫、教育扶贫、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互联网+”社会扶贫享誉全国 江永县和兴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欧阳鑫最近收获了一个“绰号”。走在村里,村民们一看见他,马上亲热地喊:“扫把哥你好!”然后招呼他到家里坐一坐喝杯茶。近一年来,他每天挨家挨户收集扫把,然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帮助不少贫困户加速脱贫“摘帽”,村民都成了他的“粉丝”,送了他“扫把哥”这个有敬意有爱意的绰号。 今年我市力推“互联网+”社会扶贫,通过社会扶贫网的爱心电商平台,贫困户制作的扫把、剁辣椒、竹簸箕等农特产品实现热卖,全村农特产品半年的销售收入突破了万元,脱贫摘帽近在眼前。 为了借助“互联网+”推进社会扶贫,年10月,由国务院扶贫办倡导成立的中国社会扶贫网开通。今年年初,湖南被列为社会扶贫网的首批试点省,并确定永州市先行先试。按照一网统领、两线并行、三级联动、四员助力、五台同唱的“”工作思路,构建一张与网络媒介融合互动的社会扶贫立体网,线上注册与线下活动、扶贫与扶智两线同步并行,市、县、乡三级服务体系上下联动,“扶贫志愿者、扶贫服务专家、扶贫监督员、扶贫形象大使”四支队伍共同助力,发起“医疗、教育、危改、产业、德智”五个爱心众筹平台,走出了一条“互联网+”社会扶贫的新路子。 截止年12月10日,全市社会扶贫网注册爱心人士人、贫困户人,发起贫困需求起,对接成功率67%,网上贫困人口注册数、爱心人士注册数、爱心捐赠数以及帮扶对接成功率位居全国第一。9月28日,全国“互联网+”社会扶贫现场会在永州召开,永州社会扶贫经验在全国“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论坛、全国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上推介。 产业扶贫打造全国品牌 零陵区富家桥镇何仙姑村紧紧围绕乡村休闲旅游主导产业,以合作社和旅游公司等为载体,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带动全体村民致富。以“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花海漂流观光休闲产业,全村流转土地余亩,引进了花海公司和漂流公司,种植近亩紫薇花、余亩脆桃、50余亩草本花,何仙姑进水河八仙漂流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工,每年花海公司为全村户贫困户分红千元。 按照“四跟四走”思路,构建贫困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之间互惠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做大做强粮油、畜牧水产、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打造了产业扶贫“永州模式,培育出一批特色主导产业,探索出一系列新模式,催生出一些新兴业态,初步形成“一县一特、区域联动”扶贫产业发展格局。以江华、零陵等9县区为基地的温氏养殖扶贫模式不断壮大,已完成投资10.17亿元,实现年出栏生猪67万头。江华县创造的“产业+金融+兜底”模式在全国推广,通过与温氏集团合作发展年出栏2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实现1.72万兜底贫困人口“零负担、纯收益”。 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家,在村建有基地的龙头企业家,基地面积56.5万亩,覆盖贫困村个,覆盖率64%,超出任务指标数14%。光伏、电商、旅游等新兴扶贫产业迅猛发展,建成并网光伏电站个、32兆瓦,数量及规模全省第一。实施“旅游升温”战役,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23亿元,带动投入旅游产业扶贫发展资金44.1亿元,完成62个贫困村旅游扶贫规划编制,辐射带动贫困人口就业3.07万人、人均增收元。 金融扶贫领跑全省 泥土新翻,葛根满筐。新田县新隆镇乐塘村贫困户谢井元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的葛根可获利50万元。”早在去年的6月份,他从申请到拿到贷款仅4天时间,获得50万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葛根规模种植,这是永州市银监分局引导辖区内银行业机构为广大贫困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大力助推精准扶贫的缩影。把金融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支撑,促进产业扶贫与金融扶贫深度整合、共同发力,加快全市脱贫攻坚步伐,年全市投放扶贫小额信贷22.27亿元,占全省总量三分之一,放贷总量、速度持续高居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率先在全省启动扶贫小额信贷规范化管理试点,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7.02亿元,完成省下达计划的%,连续两年排全省第一。建立健全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累计到位风险补偿金3.27亿元。采取“政府统保”“政府+个人”“政府+社会”三种模式,率先在全省全面推开扶贫“特惠保”套餐,实现了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大力推进贫困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已挂牌家金融服务站,实现全市贫困村全覆盖,比原计划时间提前一年半,覆盖贫困人口6.8万户24.46万人,发放贷款近4万笔18.94亿元。用好用活再贷款工具,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力度,落实“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作,1至10月,全市累计发放支农、扶贫再贷款16.8亿元,落实“定向降准”释放资金2.2亿元。抢抓资本市场支持国扶县企业上市的政策机遇,江华、新田引进40多家企业完成注册。 “三走访三签字”活动率先开展 今年6月初,我市以一如既往的高效执行力,在全省率先启动“三走访、三签字”活动,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领导沉入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攻坚手”,带领全市31万多贫困群众奔向脱贫“快车道”。一声令下,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带着政策、问题和措施,深入到贫困村、贫困户,围绕抓好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这个核心,摸清底子、发现问题、宣传政策、补上短板,不搞花拳绣腿,不摆花架子,将“扶真贫、真扶贫”的誓言写在了田间地头、穷乡僻壤。 端午佳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晖奔波在宁远、祁阳和新田三县的山山水水,访贫问苦,查摆问题。从与果农“果园夜话”,畅谈产业扶贫大计;再到奔赴边远的瑶胞聚集区,共同描绘瑶胞“扶贫地图”,自活动开始以来,李晖始终坚持率先垂范,靠前督察,强力推动扶贫工作向纵深推进。 活动开展以来,市委书记、市长已经走遍了全市贫困人口集中的个乡镇,各级党政领导已走访全市所有乡镇、贫困村、贫困户。在走访过程中,每到一村一户,用朴实生动的群众语言宣讲扶贫政策,查看政策执行落实情况,指导督促产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网试点,记好走访日记。组织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动员组织1万名机关党员干部吃住在村,逐户查摆结对帮扶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督促指导“五个一批”“两个确保、两个完善”推进情况。通过市、县、乡三级联动齐步走,走出了整改成效,走亲了干群关系,走强了攻坚合力。 年是全市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在实施脱贫攻坚战役中,我市坚持创新推进,探索出一些特色亮点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永州路径”。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拔穷根摘贫帽,谱写了一首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进行曲。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刘思宁 编辑:柏先明 投稿:市扶贫办邮箱:fp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比较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paizx.com/spxdt/1061.html |